左禹,男,漢族,1952年8月生,原籍湖南省長沙市,中共黨員,1995年任教授,1997年任博士生導師,現(xiàn)任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。1982年1月畢業(yè)于甘肅工業(yè)大學(現(xiàn)蘭州理工大學)機械一系熱處理專業(yè),后在北京科技大學獲碩士、博士學位。1984年以后在北京化工大學從事材料環(huán)境斷裂,材料局部腐蝕機理與控制技術,材料表面保護技術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。1989年至1991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和工程系作訪問學者。先后主講研究生、本科生課程10門,指導博士后、博士、碩士生30余人。負責或參加了約3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973、軍工、部委或企業(yè)委托等各類科研項目,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(fā)表論文約120篇,主編或參編專著、手冊4部,獲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。
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,1996年入選人事部國家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、二層次,2003年被評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。
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,1996年入選人事部國家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、二層次,2003年被評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。
1996年任副校長,分管學校科研、研究生、外事及“211工程”學科建設等工作,在學校管理措施、政策調整、校企合作、組織項目、成果推廣、對外交流、學科發(fā)展方向規(guī)劃與調整等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和多方努力。在此期間,學??蒲薪涃M從約2000萬發(fā)展到2003年達到1.33億,SCI論文從十幾篇增加到近200篇,高水平成果、重點實驗室、工程中心、博士點學科都顯著增加,學校學術實力和高層次人才培養(yǎng)能力明顯增強,"211工程"一期建設順利通過驗收,二期正在正常進展。
先后擔任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副理事長,中國化工防腐蝕技術協(xié)會副理事長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七、八屆學科評審組成員,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、客座研究員,冶金部腐蝕;磨蝕與表面技術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,教育部環(huán)境斷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,《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》、《材料保護》、《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》、《管道技術與設備》等刊物編委,北京化工學會副理事長,教育部第五屆科技委委員,中國科協(xié)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,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等學術職務,并擔任2005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16屆世界腐蝕大會組委會副主任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