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1-鍍前處理工序-概述
一個完整的電鍍基本工藝過程可以分為3個階段,鍍前處理、電鍍階段、鍍后處理。由此看出,金屬零件在電鍍以前的表面狀態(tài)及潔凈程度,是能否獲得優(yōu)質鍍層的重要條件。在粗糙、銹蝕或沾有污物的金屬表面上,不能獲得平滑光亮、結合良好、抗蝕性強的鍍層。實踐證明,鍍層出現(xiàn)剝落、起泡、花斑或抗蝕性差等弊病,往往是鍍前處理不當造成的。
鍍前處理分以下幾道工序。
①表面平整 使電鍍前的零件光滑平整,包括磨光和拋光等。
②除油 附在零件上的油污,會使電解液和基體金屬隔離,造成鍍不上故障。輕微的小油點在電鍍時會擴散成油膜,使鍍層與基體隔離,這樣鍍層便會鼓泡、起皮或剝落。
常用的除油方法有有機溶劑除油、化學除油、電化學除油和滾筒除油等。
③酸洗 即除去零件表面的氧化膜。因為零件表面的氧化物也會使電解液與基體金屬隔離,造成鍍不上、鍍層疏松、多孔或結合不良等問題。這樣的鍍層也會鼓泡、起皮或剝落,而且其抗蝕性能很差。如果是陰極性鍍層,則抗蝕性能比其電鍍前還差。
④弱腐蝕 零件進入電鍍槽前,為去除表面鈍態(tài)膜使其露出金屬結晶組織,提高金屬與零件的結合力,通常視前道工序的不同而浸入稀酸或稀堿中。弱腐蝕有時也叫活化。
本文由秀博機電提供,轉載請注明出處,更多資料可以瀏覽秀博官方網站:http://www.flvte.com